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簡介

    nihdff 2024-05-20 266

    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文章目錄 [+]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 國家授時中心為什么設在西安附近的蒲城?
    2. 商周青銅器金文中記載著哪些驚世駭俗的事情?

    國家授時中心為什么設在西安附近的蒲城?

    國家授時中心設在西安附近的蒲城,主要是因為我國首都北京處于國際時區(qū)劃分中的東八區(qū),與格林尼治時間整整相差8小時。而我國本身又地域遼闊,東西相跨5個時區(qū),因此授時臺必須建在我國中心地帶。

    蒲城位于陜西省,地處中國大陸腹地,離中國大地原點僅100千米,地質構造穩(wěn)定,且相對比較安全。因此,選擇蒲城作為國家授時中心的所在地,有利于更好地滿足全國范圍內(nèi)的授時需求。

    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簡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需要,建議您查閱相關網(wǎng)站。

    百度知道

    提問

    蒲城縣的授時中心

    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簡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我有更好答案

    回答

    蒲城授時中心是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個國家授時中心(現(xiàn)國家授時中心本部為臨潼)。始建于1967年,地址在陜西省蒲城縣城西北西山唐憲宗景陵附近金幟山上。1970年9月建成竣工,經(jīng)周恩來總理親自批準代號為‘326’,蒲城短波授時臺于1970年12月15日開始試播。電臺呼號為“BPM”,發(fā)播頻率為2。5 MHz、5。0 MHz、10。0 MHz、15。0MHz。
    蒲城

    短波無線電

    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簡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侵刪)
    授時臺的研制

    建設工程

    ,凝聚了20世紀60年代我國許多科研院所科學家的智慧和勞動,是當時中國科技發(fā)展水平的縮影,如今則為國家授時部?,F(xiàn)國家授時中心臨潼總部保持的基準時間通過微波與蒲城授時部時間保持同步。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陜西天文臺,是以時間頻率研究、授時服務為主,同時開展天體測量學、太陽物理、日地關系、天體力學、人造衛(wèi)星觀測與研究的綜合性天文研究機構。授時部為長波和短波授時電臺,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境內(nèi)。

    按著國際慣例,各國的標準時間一般都以本國首都所處的時區(qū)來確定。我國首都北京處于國際時區(qū)劃分中的東八區(qū),同格林尼治時間整整相差8小時,而我國本身又地域遼闊,東西相跨5個時區(qū),而授時臺又必須建在我國中心地帶。從而也就產(chǎn)生了長短波授“北京時間”的發(fā)播不在北京而在陜西蒲城。也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發(fā)出的標準時間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發(fā)播。

    中國現(xiàn)代無線電授時發(fā)端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徐家匯觀象臺的BPV時號,由于其地處東南一隅,難以適應國家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特別是大地測量)的需要。1955年全國科技發(fā)展12年遠景規(guī)劃中,將籌建“西北授時臺”列為重點項目。

    1965年,國家科委在“我國的綜合時號改正數(shù)”鑒定書中再次提出“從戰(zhàn)略上考慮,建議中國科學院在西部地區(qū)從速增設一個授時臺”。在“651”計劃(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計劃)的“時間統(tǒng)一勤務系統(tǒng)初步方案”中,國防科委明確提出“在西安地區(qū)建立短波授時臺,以滿足第一顆人衛(wèi)的需要”的建議,同時提出建立我國長波、超長波授時電臺的問題。為此,國家科委于1965年12月12日在科學會堂主持召開“為備戰(zhàn)需要應迅速在我國內(nèi)地建立授時臺(時間與頻率發(fā)訊臺)問題座談會”,會議認為:西北授時臺應立即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進行籌建。

    1966年3月,中國科學院決定在陜西省關中地區(qū)籌建授時臺,工程代號為“中國科學院326工程”。1966年11月19日,國家科委批復中國科學院建設陜西天文臺。326工程最后選址定于陜西省蒲城縣,籌建工作由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負責,技術工作由上海天文臺負責,主要技術力量從上海天文臺、北京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抽調支援。

    授時中心地處中國大陸腹地,離中國大地原點僅100千米,發(fā)射的時間信號便于覆蓋全國;地質構造穩(wěn)定,授時中心因地震等災難被毀壞的系數(shù)極小;更由于其重要性,所以建在內(nèi)陸地區(qū)相對比較安全。

    舉個例子,平時我們佩戴的手表,走時準確度是秒級。而在電力、電信、金融等智能化程度高的領域,對時間精度要求非??量?。在廣域監(jiān)測分析保護控制系統(tǒng)中,就是1毫秒的誤差,也直接影響對電力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精度,影響電網(wǎ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電力系統(tǒng)是一個人工建成的復雜系統(tǒng),要確保發(fā)電廠、變電站、用戶側的設備同步運轉,必須首先要確保設備內(nèi)部時鐘的一致性,同時還要考慮外部時鐘源失效情況下,仍確保內(nèi)部時鐘的守時精度。隨著中國智能電網(wǎng)建設的不斷推進,智能電網(wǎng)的運行對電力系統(tǒng)時間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間準確度需達到納秒級。在這樣的情況下,精確授時成為關乎國民經(jīng)濟平穩(wěn)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商周青銅器金文中記載著哪些驚世駭俗的事情?

    金文是鑄造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商周時期,鼎為禮器,鐘為樂器,鑄造在鐘鼎上的銘文又叫鐘鼎文。金文的內(nèi)容是關于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zhàn)、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的記錄,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現(xiàn)在認為驚世駭俗的,在商周時期,也許只是稀松平常。下面舉三個例子,相對來說,是比較重要的銘文故事。

    何尊:最早記載中國二字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都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那么中國這兩個字最早出現(xiàn)在哪里?出現(xiàn)在青銅器的銘文中。

    陜西出土的青銅器何尊,在銅尊內(nèi)膽底部發(fā)現(xiàn)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歷史事件,而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qū))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這是我們做為中國人應該記住的一件大事。

    銘文的大意是:周成王在成周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內(nèi)容講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tǒng)治天下。武王滅商后則告祭于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tǒng)治民眾。周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

    利簋:準確記載牧野大戰(zhàn)時間

    出土于陜西臨潼,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利簋,腹內(nèi)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雖很簡略,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zhàn)”,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武王征商簋” 。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蒲城國防教育基地歷史事件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eipo1688.cn/post/49176.html

    相關文章

    國防教育張龍(國防教育展)

    今天給各位分享國防教育張龍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國防教育展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本文目...

    國防教育 2025-01-17 閱讀454 評論0

    包含小主人章活動記錄國防教育的詞條

    今天給各位分享小主人章活動記錄國防教育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本文...

    國防教育 2025-01-17 閱讀498 評論0

    國防教育裝備廠,國防教育裝備廠家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裝備廠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裝備廠的解答,讓我們...

    國防教育 2025-01-17 閱讀429 評論0
    亚洲高清无码一级在线,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亚州不卡av在线,国产精品97pao无码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