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更好的致力于幼兒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更好的致力于幼兒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創(chuàng)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教育道路?
陳鶴琴創(chuàng)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道路。
陳鶴琴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教授,中國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五四運動期間回國后,最初擔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講授兒童心理學課程。
陳鶴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論,重視科學實驗,主張中國兒童教育的發(fā)展要適合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呼吁建立兒童教育師資培訓體系。編寫幼稚園、小學課本及兒童課外讀物數十種、設計與推廣玩具、教具和幼稚團設備。 一生主要從事于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的幼兒教育研究與實踐,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陳鶴琴創(chuàng)立了活教育理論,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教育道路。
陳鶴琴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他提出“幼兒教育是一門教育科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
陳鶴琴于1923年創(chuàng)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1940年在江西泰和縣創(chuàng)立中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范學校──江西省立幼稚師范學校。陳鶴琴創(chuàng)立了“活教育”理念,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道路。
我國現代兒童故事開始的標志是?
我國現代兒童故事開始的標志是20世紀初葉,即五四運動(1919年)前后。這個時期,隨著西方文化思想的傳入,中國的知識分子受到了西方兒童文學的影響,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適合中國兒童的故事。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批致力于兒童教育事業(yè)和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士,如魯迅、葉圣陶、冰心等。其中,葉圣陶被認為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奠基人,他的童話作品《稻草人》(1923年)成為了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經典之作。
魯迅也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之一,他的《狂人日記》(1918年)雖然不是兒童故事,但卻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的新時代。魯迅還撰寫了許多兒童教育和兒童文學相關的文章,提倡兒童的天性和創(chuàng)造力,這對中國現代兒童故事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我國現代兒童故事的開始標志是20世紀初葉,以葉圣陶、魯迅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適合中國兒童的故事,開啟了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篇章。
發(fā)展兒童的生命規(guī)則是誰提出的?
發(fā)展兒童的生命規(guī)則是蒙臺梭利教育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蒙臺梭利是意大利教育家,她在 20 世紀初期提出了這一理論。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自己的內在生命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是兒童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的基礎。她提出了以下生命規(guī)則:
1. 自發(fā)性:兒童具有自我學習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
2. 自我控制:兒童需要學會自我控制,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
3. 自我教育:兒童可以通過自我學習和探索來實現自我教育。
活教育是誰提出的?
陳鶴琴提出的。
“活教育”思想,是陳鶴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實驗幼稚師范學校時提出,經過7年的教學實踐建立的一個教育理論體系。這個理論包括:目的論、課程論和方法論,以及17條教學原則和13條訓育原則。它既是陳鶴琴長期教育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又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是中西文化與教育思想融合的產物。
陳鶴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第一要有強健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chuàng)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態(tài)度;第五要有服務的精神。說明陳鶴琴的活教育的目的論不僅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并且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更好的致力于幼兒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更好的致力于幼兒教育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