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江南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江南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江南大學一般什么時候軍訓?軍訓多久?
江南大學軍訓時間是從六月中旬到七月初。
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guī)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國防后備力量的重大舉措。
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fā)生意外。
洋務運動中興辦的文化教育事業(yè)有?
關于洋務運動興辦的事業(yè),涉及的范圍非常之廣,在農民起義和西方資本主義資本戰(zhàn)爭的雙重威脅下,作為晚清政府統(tǒng)治中覺醒的先進積極分子,也就是洋務派,他們就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強行輸入的機器制造,郵件郵報等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這才著手準備展開洋務運動,所以洋務運動興辦的事業(yè)有新式學堂、軍事武器制造業(yè)、民用物資企業(yè),同時還有報紙等。
明朝的海防系統(tǒng)是怎么樣的?
明朝初年“倭患”的出現還有一些客觀背景。14世紀初,日本進入了南北朝對峙時期,大大小小的諸侯各據一方,為爭奪土地與人口互相攻伐,戰(zhàn)亂迭起。在爭戰(zhàn)中失利的封建主及其武士們組織起來,到中國沿海進行武裝走私,一有時機便大肆殺掠。元末明初中國改朝換代的混亂更給了他們可乘之機,因此,在從遼東半島到廣東、海南數千里的海岸線上,“島寇倭夷,在在出沒”??梢姡敃r“?;肌钡男再|較為單純,主要有兩股勢力涉及其中,一是敗亡海上與官府對抗的綠林人士,即“島寇”;一是日本方面的武裝走私者。
為解決這種海盜性質的“倭患”問題,朱元璋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他在以重兵武力鎮(zhèn)壓的同時,派遣使者照會日本國王敦促其制止這種侵擾行徑。但日本執(zhí)政者答辭簡漫,毫無誠意,這使朱元璋十分不滿。不過,鑒于元朝進攻日本嚴重受挫的歷史教訓,明太祖采取了克制與忍讓的態(tài)度,力求從本朝內部解決問題。為斷絕中外海盜的耳目與內應,他下令禁止濱海居民私自出海,并采取釜底抽薪的方式,大量招納原張士誠、方國珍部下軍士及瀕海的船戶、島人、漁丁為兵,自淮、浙至閩、廣,共計十余萬人。這可以說是明朝實行海禁政策之始。這種政策雖然斷絕了無數漁民的生活來源,但由于大量漁民被籍入伍,事實上由國家供養(yǎng)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由海禁造成的嚴重矛盾。
洪武十三年(1380年),左丞相胡惟庸謀反事發(fā),據供稱,日本幕府與之有勾結。日本貢使伏兵于貢船,并將火藥兵器藏于入貢的巨燭之中,等進宮朝見時,內外一齊動手。事情敗露后,朱元璋無比氣憤,立馬斷絕了與日本官方的關系,開始著手在沿海建設大規(guī)模的防務工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湯和等筑山東、江南、江北,浙東、浙西海上59城,以備倭為名,設置行都司。二十年(1387年),周德興往福建福、興、漳、泉四郡,筑海上16城,籍民為兵,以防倭寇。這種海防建設稱得上是朱元璋的創(chuàng)舉,對于保障中央王朝海疆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明朝政府還增置沿海衛(wèi)所,添造多櫓快船。據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從遼東至廣東沿海共有五十多衛(wèi),擁有士兵二十余萬,而且防御設施相當完備。如每衛(wèi)有5個千戶所,備有戰(zhàn)船50艘,每船旗軍50名。也正是由于擁有了強大的海防力量,才使洪武一朝的“?;肌钡玫接行Ф糁?,未釀成大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江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江南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