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潛江國防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潛江國防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辛亥革命時清政府全國有多少軍隊,為什么一定要用北洋軍,當時北洋軍有多少人?
辛亥年,大清“舊力已去,新力未生”,真的只有北洋可用了。
大清鼎盛時,有60萬綠營,20萬八旗,合計80萬左右。
當然,以上是編制數(shù)字,考慮到吃空餉等問題,實際數(shù)量要小得多。
就單純的兵力數(shù)字而言,大清雖少于宋、明,但也不能說不夠用。
可是,大清卻很早就陷入了無兵可用的窘境。
八旗、綠營,皆是世兵,經(jīng)數(shù)代無戰(zhàn),很快就不能戰(zhàn)了。
所以,在清代后期的作戰(zhàn)中,大清能調動的野戰(zhàn)兵力一直很少。
太平天國的北伐軍都打到北京附近了,生死存亡之際,大清也就只拉出了僧王、勝保4萬軍隊鎮(zhèn)壓。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咸豐被打到熱河去了,但調動兵力也不過數(shù)萬。
八國聯(lián)軍入北京,慈禧被打得逃到西安,但所用之兵總共也就10來萬。
1911年10月10日(農(nóng)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夜晚爆發(fā)武昌起義,由此拉開了幸亥革命的序幕。當時的清政府在全國有八旗軍、綠營軍、淮軍、湘軍、北洋軍等,能調動的約和有63萬人。
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后,八旗軍、綠營軍,淮軍、湘軍等老弱病殘,腐敗不堪,整天只知道吃喝嫖賭抽,又沒新式樣的武器裝備,于是由李鴻章牽頭舉薦了袁世凱操練一支新式軍隊,也就是后來的北洋新軍。清政府購置當時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新軍,新軍的操練和編制效仿德國、日本陸軍建制和模式。北洋軍練成后,袁世凱統(tǒng)一新軍全番號建成北洋六鎮(zhèn),共計七萬多人。
武昌起義后清政府命袁世凱的北洋軍前去圍剿鎮(zhèn)壓,袁世凱一面領著圣命,一面和革命黨人周旋談判著條件,其實袁世凱是支持共和的,但是他的野心也很大,袁世凱手握新軍兵權和革命黨人就有了談條件的資本。
我們學過歷史課本都熟知,辛亥革命最后由袁世凱帶領起義軍逼迫皇帝退位,推翻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而最終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可見袁世凱一開始并沒有真正想為清政府效力,袁世凱所帶出來的北洋軍不認清政府,只認他們的最高統(tǒng)帥袁世凱,袁世凱當時掌管了全國最先進的新式陸軍北洋軍,所謂兵權在手,一切皆有啊!袁世凱成了辛亥革命最大的贏家。
清末兩個厲害的人物。一個是袁世凱,一個是慈禧。
清朝打天下的是八旗,以及吳三桂、洪承疇等人的漢軍。
1.八旗,就是八種顏色的旗子。
上馬為軍,下馬為民。在明末,每到春天,天氣轉暖,青黃不接之時,努爾哈赤、皇太極等人就帶著八旗男子,不論年齡大小,到明朝境內(nèi)四處搶掠,如同狩獵一般。八旗人人會騎射,勇猛沖鋒,虎狼一般。
八旗為世襲制,入關后分散駐扎在各省省會,在省城內(nèi)建立旗城。出生便有俸祿,太平日久,逐漸由武轉文,不習弓馬,而學習經(jīng)書,字畫,演戲,花鳥魚蟲等等。
清末,八旗具體人數(shù)已不可考,因為是按戶統(tǒng)計的,大約23萬戶,俱不能戰(zhàn)。
2.綠營(后轉為巡防營)。滿清入關收編的漢軍,因為旗幟是綠色的,稱為綠營。
綠營從一開始戰(zhàn)斗力就有限,因為是收編投降的軍隊,俗稱帶路黨,與偽軍無異。人數(shù)眾多,搖旗吶喊壯聲勢,真打仗完全不行。要命的是綠營也是世襲制,父死子繼,一代不如一代。太平天國起義時,綠營是一觸即潰。
慈禧裁汰綠營。選其中壯年男子,成立巡防營,為地方保衛(wèi)部隊,主要任務是剿匪。各地巡防營在剿匪時收編了不少義匪,如東北張作霖、廣西陸榮廷等。
巡防營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人數(shù)眾多,全國大約有40萬。但是他們屬于地方部隊,建制分散,不易集中。
1911年10月10日(農(nóng)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夜晚武昌起義爆發(fā),由此拉開了幸亥革命的序幕,敲響了滿清王朝的喪鐘。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清廷驚恐萬狀,急忙命令陸軍大臣蔭昌督率北洋第一軍赴湖北鎮(zhèn)壓起義。
北洋軍的另一名將領馮國璋以第二軍也率軍南下,攻打漢口和漢陽起義新軍。
眾所周知,袁世凱是北洋軍的創(chuàng)始人。
從中不難看出,北洋軍在滿清鎮(zhèn)壓起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辛亥革命時清政府全國到底有多少軍隊,為什么非要用北洋軍鎮(zhèn)壓起義,當時北洋軍有多少人?
當時的清政府全國軍隊還有63人人左右,除了北洋軍,在全國有八旗軍、綠營軍。
八旗軍是清軍骨干,由滿人組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潛江國防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潛江國防教育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