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人本主義教育算哲學思想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人本主義教育算哲學思想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人本主義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論?
人本主義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來源于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和哲學思想,是以情感為定向的道德教育理論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卡爾·羅杰斯,戈登·奧爾波特,亞伯拉罕·馬斯洛。人本主義教育家們一開始就提出了不同凡響的道德教育目標,認為道德教育乃至全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個體的“自我實現(xiàn)”,道德教育就是一個促使“自我”或“人格”形成的過程。
人本主義思想范疇包括法蘭克福學派嗎?
現(xiàn)代人本主義思潮主要包括現(xiàn)象學運動、存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人格主義、生命哲學和哲學人類學等哲學流派。這些流派在總體上呈現(xiàn)出一些共同特征。
它們都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所倡導的人本主義或“人道主義”思想,把人以及人的發(fā)展、完善、尊嚴、自由、創(chuàng)造等對人有重要意義的各個方面的問題,放在哲學乃至整個文明的中心的地位。
它們普遍認為,無論現(xiàn)代科學技術如何發(fā)達,都不可能消除以反思人的存在為基本宗旨的哲學的價值。
人本學派和行為學派的區(qū)別?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行為主義的分歧在于:行為主義強調的是心理學“科學”化的一面,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的是心理學“哲學”化的一面?;蛘咭部梢哉f,行為主義強調的是心理學客觀性的一面,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的是心理學主觀性的一面。
事實上,心理學從誕生之日起,就盡力想與哲學劃清界限,而向物理學、生物學等學科看齊,因此便走向了比較極端的一面,即重實驗、實證,而忽略了對人的主觀意識和內(nèi)在價值的研究。然而,心理學實際上是非常需要哲學的,離開了哲學,心理學便失去了自己獨特的魅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出現(xiàn)便是順應心理學的這一發(fā)展趨勢的最好例證。
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行為主義的批評與否定,實際上涉及心理學應如何發(fā)展,或如有學者所說的心理學應樹立怎樣的學科觀的問題。
進一步說,是樹立以實驗、客觀性質為特征的心理學的學科觀,還是樹立以人文、主觀性質為特征的心理學的學科觀。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內(nèi)發(fā)論還是外塑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超越科學實證主義范式而趨向于構建一種“以人為本”的心理學思潮。它一方面以克爾凱廓爾等的存在哲學為基本觀點的理論為源頭,另一方面以西方現(xiàn)代哲學中胡賽爾現(xiàn)象學為方法論基礎。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chuàng)造力和自我實現(xiàn),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xiàn)歸結為潛能的發(fā)揮,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角度出發(fā)來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內(nèi)發(fā)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
1. 阿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人類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需要可以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五個層次,這一理論對心理學和人類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2. 卡爾·羅杰斯(Carl Rogers)
羅杰斯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自我實現(xiàn)理論,認為人類天生具有自我實現(xiàn)的本能,只有在滿足自我實現(xiàn)的條件下,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和發(fā)展。
3. R.D. 拉·英格爾(Rollo May)
英格爾是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存在主義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現(xiàn)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都需要面對自己的生命和死亡。
以上三位人物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的理論和思想對于現(xiàn)代心理學和社會科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人本主義教育算哲學思想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人本主義教育算哲學思想嗎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