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馬恩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馬恩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大工人革命帶來什么教訓?
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現代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顯示出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作用。在三大工人運動中,無產階級提出了自己獨立的政治經濟要求,沖擊著資本主義制度,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由此進入一個新階段。
這三次大規(guī)模的工人運動雖都遭到鎮(zhèn)壓,但它有深刻的教訓: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無產階級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因此,創(chuàng)立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革命理論,就成為時代迫切的需要。
歷史影響:馬恩思想誕生,社會經濟前提:工業(yè)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825年,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首先在英國)
階級基礎: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三大思想來源: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主觀條件: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理論研究
自從有雇傭勞動者以來--這就是說,早在近代資本主義形成很久以前--就有雇主和工人之間的階級斗爭的例子。這并不是那些"提倡階級斗爭"的人進行顛覆活動所造成的。相反,先有階級斗爭的實踐,然后才產生階級斗爭的學說。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成為馬恩思想誕生的標志。
①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tǒng)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階級斗爭推動歷史的發(fā)展;
②闡明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肯定共產主義最終將取代資本主義;
③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建設共產主義。
實現人類社會共同福祉的基本條件?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具有復雜性和階段性,需要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制度保障。當前,我國在經濟、政治、社會以及人文建設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未來我國還需要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兼顧效率與公平,同時注重黨的領導和文化、生態(tài)文明建設,才能實現馬恩思想中的共同富裕。
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訴求之一,就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人人平等和共同富裕。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在于生產資料私有制導致嚴重的貧富分化,財產日益集中于資本家手中,出現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才能使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在生產力充分發(fā)展的基礎上,達到共同富裕,“共同享受大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福利”?!按婺谴嬖谥A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可見,馬克思、恩格斯所描繪的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的新社會,就是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社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根本原則,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之所以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方面,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能夠而且必須創(chuàng)造出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首要價值是體現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p>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發(fā)展生產力和實現共同富裕的辯證統(tǒng)一。一方面,堅持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體現公平正義原則,防止出現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這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以往一切舊社會制度的本質所在,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和生命力所在,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馬恩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馬恩教育思想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