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洪堡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洪堡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出了那么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為何在中國卻不怎么出名,沒幾個人認識?
德國人更務實,科學很嚴謹。其實有些諾獎就是虛的,可有可無,有些還帶有爭議,搞得沸沸揚揚,為此要敲鑼打鼓干什么呢?諾獎就是一個名字而已,就像一個人的名字一樣很平常。世界上可能得諾獎最多的是哈費大學第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第二,好像他們也沒什么,到是把經濟看得很重要,命可以不要。德國人同樣不把名看得,企業(yè)往往都是幾代人在不斷提高努力,并且無止境!
德國人科研能力世界頂級,愛因斯坦、普朗克、倫琴、赫茲等大家都耳濡目染。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重視科研,認為那是雕蟲小技,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在政治學(儒家、道家、法家等)、軍事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玄學(陰陽五行等)、詩賦(唐詩宋詞等)等方面也有深厚功底,只是沒設諾貝爾獎而已。1919年才讓國人知道啥是科學,比西方完了300多年,要在100年內超過人家實在困難!
為諾貝爾獎唯是
這是形式主義
就像屠呦呦發(fā)明了青蒿素造福人類 因為論文沒進中科院一樣 形式主義
因此不必在意什么獎項
沒有獎項我們中國不也是翻到了三座大山嗎 不也是建立了新中國嗎 不也是粉碎了西方的層層封鎖嗎 不也是成為了基建狂魔了嗎 不也是第一個控制疫情最好的國家嗎
實事求是的大旗要強調
要高高舉起
首先,洪堡大學的介紹里,除了1973年的一位經濟學獎得主以外,其他都是1956年以前。然后,洪堡官方的29位諾貝爾獎名單,發(fā)現(xiàn)這個1973年的諾貝爾獎不在里面。最后得到的結論是,洪堡的29個諾貝爾獎,都是在50多年前。
參見:Nobelpreistr辰ger
以洪堡大學為例,來解釋為什么德國整體大學的世界排名不夠靠前:
德國真正的綜合型大學很少。比如柏林范圍內,綜合型大學一共有三所:柏林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柏林工業(yè)大學。其中,因為有柏林工業(yè)大學在,所以洪堡大學和自由大學都是沒有工科的。同樣的例子,因為有LMU在,慕尼黑工業(yè)大學是沒有開設人文科學學院的。LMU也不會開設任何工科學科。另外,像會計這種實用型的專業(yè),是不可能在University里看到的,它們只能開設在Fachhochschule(類似于應用技術大學)里。(LMU: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慕尼黑大學)
洪堡大學和自由大學共同開設的科目中,也會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比如,在日耳曼語言學和文學學院,他們是商量好每個學校的研究方向,不重復,并且相互補充。雙方的學生可以互相選修課程,學分相互承認。
所以經常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世界排名上前一百名有洪堡大學的,不可能出現(xiàn)柏林自由大學;有柏林自由大學的,不可能出現(xiàn)洪堡大學。
這換做在中國,應該是政府出面整合合并,然后排名突飛猛進,類似于浙江大學。
在德國,小朋友上大學,別人一般會問,什么專業(yè),再問哪個學校,然后衡量出這個學校在這個專業(yè)上排名如何。比如很有名的LMU大學的人文學院的很多專業(yè)是非受限申請,意思大概就是隨便申請,成績不要太差基本就收。同樣的專業(yè)放在Jena這個小城市,非常出名,每年有將近6倍的人去報考,所以錄取要求非常高。這不是能夠根據世界排名來評估的。
總之德國人沒有很在乎大學在世界的排名,但是非常在乎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今年年度的全國排名。比如有個德國姑娘,在某個工業(yè)大學讀機械,每年都會告訴我們她所在的專業(yè)是從全國第四升到全國第三,還是又掉回了全國第四。德國學生還會在乎的排名是本學校食堂的全國排名。至于世界排名他們真的不是很在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洪堡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洪堡教育思想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