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差生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差生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個別教育就是對后進生的教育?
不對。個別教育是針對單一個體對象存在某些方面問題而進行幫助指導。如小劉同學學習上存在馬虎現(xiàn)象。此毛病不解決會給他本人當下學習、未來的工作帶來消極的影響,為此很有必要對他個人進行教育提醒。
而后進生的教育是指對思想上、學習上存在有困難的人進行幫扶、引導、轉(zhuǎn)變、提高。它們二者有一定區(qū)別。
后進生的優(yōu)點?
我中學時代轉(zhuǎn)過一次學,才轉(zhuǎn)不久就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我原來所在的學校,成績不好的學生,老師統(tǒng)統(tǒng)稱之為“差生”,但是在新學校,無論是在書面上還是在口頭中,從來沒有人稱成績不好的學生為“差生”“普通生”,他們稱之為“后進生”。
其實同樣的群體,只不過一個“后進”,立馬讓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尊嚴上與其他人站到平等位置,學習生活也仿佛從此有了希望和動力:我只是今天還不夠好,或者沒發(fā)揮好,但明天我就可以扳回來了。
后進生的沖勁是難以想象的,潛力無限。
一,有好勝逞能心理。后進生同樣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承認,只因自身品德和學業(yè)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使他們的期望無法實現(xiàn)。因而,這種好勝心就以一種扭曲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他們尤其討厭被當眾批評,吃軟不吃硬,越壓越不服。
二,有逆反心理。后進生常以批評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常常自以為是。因此,對老師的管理和批評教育有較強的逆反心理,甚至正確的管理和批評教育也會引起他們的對立情緒。
三,有疑懼心理。后進生由于思想品德和學生成績低下,其心中有一種受到外界環(huán)境排斥的感覺,他們企求人們理解甚至原諒他們,而實際上得到的卻是與其主觀愿望截然相反的待遇。人們?nèi)绻麑λ麄儾扇∈柽h、回避、警惕的態(tài)度,他們就會用粗暴無禮的行為來頂撞,或以言行反抗,或以出走來要挾。有時憑空臆測,懷疑其他同學背后搗鬼,特別懷疑老師對自己不懷好意,一句普通的話,卻可能認為跟自己過意不去。老師的教導,他們往往當耳邊風。
四,有矛盾心理。后進生心理上一般存在這樣幾對矛盾。一是強烈的自尊心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
初三班主任治班理念?
首先,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初三還以為有升學壓力,孩子容易焦慮。所以盡量讓孩子能有個好的心情。
其次,給孩子設定合理的目標,這樣孩子才能更有動力,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才更愿意堅持。
最后,有一個好的班級風氣,大家要形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班級氛圍。
什么時候開始后進生這個說法?
“后進生”的這種說法是在60年代前后才出現(xiàn)的,此前或在此后某些特定人群中有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都用另一名詞“差生”、“雙差生”所代替。其實,所謂后進生指的是在思想行為、學業(yè)成績、智力發(fā)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在其本身存在這樣或那樣問題和缺陷的學生。教師或家長們往往稱他們是暫時差生或暫時雙差生。在筆者看來,他們只不過是相對于優(yōu)秀學生而言處于暫時后進而已。事實上,人們使用了“后進生”這個概念,是用一種辨證的眼光看的,也是出于教育者的一片好心。
所謂“后進生”,僅指后來進步的意思。但實際上現(xiàn)在用的這個概念并不同于教育者的“初衷”。當“后進生”這個字眼在反復頻繁使用之后,在人們頭腦中固定強化,而引起了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應。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被教育者都是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差生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差生教育思想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quán)利。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eipo1688.cn/post/8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