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有創(chuàng)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淺談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重要意義?
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的群體意識,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體現(xiàn)。在人類歷史上,有些國家和民族的地域并不寬廣,人口也不多,但在外敵侵略和軍事威脅面前,卻能夠同仇敵愾,眾志成城,關鍵是國民有很強的國防意識。與此相反,有的國家貌似強大,但國防松馳,縱然能強盛一時,最終也逃脫不了亡國的命運。
今天,相對和平的世界環(huán)境給國家的發(fā)展和國防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又容易使人產(chǎn)生麻痹心理,淡化國防意識?!袄鋺?zhàn)”雖已結束,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舊存在。海灣的隆隆炮聲,科索沃的濃濃硝煙一再告訴我們:戰(zhàn)爭,離我們并不遠。所以,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我們既不能像過去常常喊“狼來了”,緊繃國民的戰(zhàn)備弦,但也不等于現(xiàn)在 “狼”不存在,不會來了。相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狼”還會存在,還會找 “羊”吃。在“狼”欲撲食的威脅面前,當一名陶然自得、悠悠度日的“綿羊“ ,還是當一名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獵手”,答案當然是非常明確的。
在有“ 狼”的世界里,“羊”所能乞求的永遠只是可憐、可悲的和平,只有“獵手”才能贏得并捍衛(wèi)真正的和平。因此,和平時期我們不能忘記加強戰(zhàn)備,強化國民國防意識。
加強國防教育是強化國民國防意識的重要途徑。這既是我們加強國防建設的寶貴經(jīng)驗,也是我黨歷代領袖多次強調的。
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把“ 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寫進工作報告,賦予了國防教育以重要的地位。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是每個中國公民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應該保持的警惕心理。對此,各級政府和各級領導首先要樹立國防意識,要把保衛(wèi)國家和民族的安全利益作為重要職責和“第一勤務”,把強化國民的國防意識作為加強國防建設和經(jīng)濟建設的基礎工程之一,領導不僅要加強對國防教育的指導,還要帶頭參與,率先垂范。
其次,要重點抓好青年學生的國防教育。我國在校學生近二千多萬,他們既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今后兵員的主要來源。搞好對他們的國防教育,在他們年青的心靈里撒下衛(wèi)國光榮的種子具有戰(zhàn)略意義。最后,在教育制度上要做到有法可依。關心國防建設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強調國防教育有法可依,是讓每個公民和一切社會組織在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過程中,受到更深刻,更實際的國防教育。我們要把國防教育用法律固定下來,使全民國防教育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人人必須遵守的法規(guī),使國防教育經(jīng)?;贫然?。 。
如何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一、加強對學生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的培養(yǎng)。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大學生是國防建設、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履行國防義務,承擔國防責任,每個大學生都義不容辭。
二、加強對學生國防觀念的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
應該將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給予正面的引導,通過拉防空警報,通過組織參觀抗日紀念館,烈士陵園掃墓、積極開展國防教育的講座、座談會、征文比賽、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深刻的了解中華民族近百年的屈辱歷史,以喚起他們的使命感和危機感,樹立正確的國防觀念。
三、繼續(xù)大力推進高校軍事理論課的課程建設。
向學生講授國防理論和國防知識的同時,使國防教育系統(tǒng)化、常態(tài)化,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四、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們應當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能夠明辨是非,自覺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蝕,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引導學生理性愛國,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有創(chuàng)意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