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與心得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與心得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怎樣解讀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稱韓國要在2023年收回戰(zhàn)時指揮權?
一個國家再富有再強盛,一個沒有戰(zhàn)時指揮權的國家,也是一個不健全的國家、就象一位得了腦血栓的病人,手和腳不受大腦神經(jīng)的支配,走起路來就不穩(wěn),手里需要一根柱棍做支承才能勉強的走路,軍隊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大腦神經(jīng)司令部,是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衛(wèi)國家和國家主權不受外來勢力侵犯的主要戰(zhàn)斗力量,戰(zhàn)時指揮權竟然交到美國人手里,充分體現(xiàn)一個主權國家在軍事領域沒有過硬的軍事人才和軍事指揮員,是韓國民族的悲哀,要回軍事指揮權韓國政府從目前來看需建立完整的軍事體系和完善強軍機制,培養(yǎng)一批龐大的有軍事指揮能力的人才來領導這支部隊,韓國人民才有安全保障、活的才有尊嚴!
一個14歲的孩子指著爸爸錢包說,現(xiàn)在里面的錢都是我的,以后發(fā)工資了里面的錢也全都是我的!
這確實是個不算文雅的比喻,但是美韓實質關系其實就是這樣。
(韓國國防部長官宋永武)
目前,韓國部隊不具備自主指揮己方軍隊作戰(zhàn)的直接指揮權,目前的作戰(zhàn)指揮權包括了“平時作戰(zhàn)指揮權”和“戰(zhàn)時作戰(zhàn)指揮權”。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1950年當時的李承晚自愿把韓軍的指揮權交給了當時以美軍主導的“聯(lián)合國軍”,從此就有了韓美聯(lián)合司令部。美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向韓國聯(lián)合參謀本部交付了“平時作戰(zhàn)指揮權”。但是戰(zhàn)時作戰(zhàn)指揮權一直是韓美爭執(zhí)的焦點。
此前由于韓國總統(tǒng)的親美立場,使得美軍曾經(jīng)非常樂意交付的“戰(zhàn)時指揮權”從上個世紀末,一直活活拖到了2025年以后(樸景惠時代)!(沒錯,美軍曾經(jīng)非常希望移交戰(zhàn)時指揮權,因為當時南北實質上無法對抗。)
(美軍對韓軍的掌控之深 其實滲透到了各個層級)
說白了就是舍不得美軍這個靠山?,F(xiàn)在韓國90%的情報系統(tǒng)都是美軍掌握,一旦美軍移交戰(zhàn)時指揮權,韓軍等于成了“瞎子和聾子”。所以,這個問題讓韓國人很是頭疼。有點像,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要買自己喜歡的玩具,但是錢是爸爸給的;如果爸爸不給錢,未成年孩子就得自己想辦法去弄,可它是未成年,不可能有經(jīng)濟來源的。體會了這種心情,你就可以理解韓國目前糾結的狀態(tài)。
謝邀!我曾在一次做評論中說過,韓國并非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是一個依附外國軍事庇護的國家。自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韓國就把國家的軍事指揮讓給了美國,并允許美國在韓國建立軍事基地,美國打著保護韓國人的安全旗號駐軍韓國,韓國年年向美國上繳保護費。美國是基于美國的國家安全考慮,根本就無視韓國的國家安全。一個國家如果有外國軍隊駐扎,試問這個國家還能算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嗎?一個國家要真正的獨立自主就絕對不允許有外國的軍事基地和駐軍,軍事指揮權應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別人的手中。
這是韓國重拾政權自尊和韓國民族主義的重新崛起嗎?目前不能這么說。
我們看待國際新聞時,新聞的多個要素值得我們分析。
宋永武的這一表態(tài),是在討論國防預算的會議上說的,我們認為,這一表態(tài)不具備很大的政治能量,因為首先這個會議上很可能是沒有美軍的參加的,且是一個國家防務層面級別不算高的會議,級別高的會議,總統(tǒng)文在寅一定會參加,美軍首領也會參加。另一方面,國防部長的這一表態(tài)并不是通過新聞發(fā)布會,也不是通過官方新聞發(fā)言人對媒體的正式表態(tài),在國際新聞中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側面放聲性質的政治新聞,目前屬于國防部長本人個人的態(tài)度與意見,既沒有代表性,也沒有太多的權威性,政治性也不強。
國防部長在一個低級別會議上的表態(tài),沒有實質權威和政治背書的情況下,還被媒體進一步放大出來,且成功進入我們關注的視野,七師弟認為這是文在寅在有意放風,而放風的目的,在于試探美國以及傳達信號。一旦美國人反應強烈的話,那么文在寅可以有充分的回旋余地,聲明這只是國防部長本人的意見,自己目前并不支持,那么對于美國的試探也就成功了。如果美國人并沒有強硬的反饋,那么文在寅就會默默支持國防部長往前沖,從而很可能達到最后真正的戰(zhàn)時指揮權回收。這是政治上通用的操作手法,而特朗普之所以奇葩,就是他的推特治國少了這一流程,所以往往在許多事情上非常打臉,比如前段時間的貿(mào)易戰(zhàn)。
這個2023年收回指揮權的提法,真的是很好玩啊。
大家應該還依稀記得,文在寅在競選時就把加強國防,南北和解,收回戰(zhàn)時指揮權作為競選承諾,當時競選提出的口號,是2019-2020年前后完成指揮權交接工作。
去年5月文在寅政府正式就職之后,這個時間表就變成了2022年文在寅任期結束之前,大家都知道,韓國總統(tǒng)任期為5年,不得連任,所以好歹2022年5月之前這個時間表,還是卡在文在寅下臺之前搞定這個問題,也算是落實競選承諾了,這個時間點,宋永武在出任國防部長官的時候,又強調過一次。
最近這個時間表,又推到了2023年,這就很有意思了,文在寅2017年5月上任,到2022年5月就要任期結束,下一任總統(tǒng)是誰,對收回指揮權什么態(tài)度,那都是鬼知道的事情——如果說搶在2022年文在寅離任之前辦妥交接指揮權的話,那么下任再想交出去,那又必然是一通扯皮,但是如果拖到2022年文在寅離任之后的話,那么一切都是未知數(shù)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時間點頗有點甩鍋得意味,目前文在寅政府收回指揮權的決心,看上去也蒙上了一層曖昧得色彩。
高二黨,學習中等偏上父母想強制自己以后上國防軍校之類的大學,個人很不喜歡該怎么和家人說?
學習成績中等,高考時985、211學校有些困難,如果專業(yè)不好,就業(yè)也不樂觀,可能會走上考公務員的道路,如果身體條件好,考國防學校也不錯,在部隊干得好就繼續(xù)干,干的一般就專業(yè),有點煩惱就是結婚后可能兩地分居,孩子照顧的少。
分三種情況吧。
一,你有自己的目標,此時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并非他人的建議一定要聽取,像我們當年土木工程大火,去學的人暴多,結果能在專業(yè)里體面生存的只能占很小一部分。
二,你沒有自己的目標,那請先聽從他們的意見,上了大學后還是有機會通過考研等方式調整方向。
三,你只是不想去軍事類學校,這個問題也很常見,作為一個大學頹廢過來的人只能說一句,后悔沒上那類學校、后悔沒去參軍,人生可以多一份體驗時,應當珍惜,大學的時間很短、很寶貴。
祝校園生活愉快,學業(yè)順利、順心。
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是如此任性,父母上報成績絕對可以上的一本學校,但是因為當初的任性,報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因為是藝術生,只能報一個志愿,雖然有二志愿,但是不看二志愿,沒想到二本院校錄取方式改變了,導致滑檔到了三本?,F(xiàn)在步入社會,就會后悔當初的決定,入了社會才知道學歷有多重要,院校有多重要,當初的選擇有多重要。
講真,國防院校不錯,出了校園你會比普通學生少了很多找工作的程序,也會少很多迷茫。但如果你真的不喜歡,而你對自己的成績有絕對的把握,可以和父母聊聊你的想法及未來的規(guī)劃。
好好和父母溝通,有時候高中的學生考慮問題只從個人喜好出發(fā),而父母考慮的可能比較多:一是家庭境況,軍事類院??梢悦鈱W費,能減輕家庭經(jīng)濟壓力,緩減父母擔負的生活壓力。二是父母考慮到就業(yè)問題,軍事類院校畢業(yè)后穩(wěn)定就業(yè),雖然辛苦些,但待遇尚好?,F(xiàn)在普通本科學校,畢業(yè)后就業(yè)壓力很大。三是父母有軍隊情結,覺得孩子能上軍校,能給國家國防出力出熱自己很開心,好像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和父母好好談談,自己也多了解了解,然后再做決定,有時父母的意見得好好考慮權衡再做決定。
首先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你想學啥?你沒有目標別人就會推薦他覺得好的方案。其次準備好辯論,對你選的目標各方面進行評估,越全面越好,分析優(yōu)勢劣勢,把這些和父母講,父母覺得你有能力獨立思考也就放心了。大多數(shù)父母要強加什么想法都是認為孩子沒有想法或者想得不夠全面,沒有經(jīng)驗。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與心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與心得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