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老兵講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老兵講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文化育人的落實舉措有哪些?
系統(tǒng)設計,完善文化育人格局。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為主要成員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健全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單位分工協(xié)作的文化育人工作機制。將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綜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規(guī)劃和“雙一流”建設方案,確定文化育人工作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基本要求,將文化育人納入學?!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制定實施“弘文計劃”文化育人工作方案,明確14項工作舉措,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學校特色校園文化,努力將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強化融入,健全文化育人體系。依托學校人文教育資源優(yōu)勢,組織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振興工程”,開展“中華贊”經典誦讀大賽、“書香校園”經典閱讀、“東南大學詩歌節(jié)”等系列活動,并開設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專題課程和國學講堂。實施“革命文化教育資源庫建設工程”,挖掘紅色校史文化資源及其育人內涵,加強對校內“團二大”遺址“梅庵”的保護開發(fā),著力打造紅色文化育人載體。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等主題,舉辦座談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動,深化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學習教育,增強師生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復興大任的文化自覺。加強校史文化建設,啟動2019—2030年校史研究與編纂計劃,完善學校歷史圖片庫、文字資料庫、名師校友庫等。
創(chuàng)新形式,提升文化育人實效。依托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打造教育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項目“梅庵派古琴”基地,每年舉辦人文大講堂、“高雅藝術進東南”等上百場文化活動,持續(xù)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校外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等共建一批社會實踐和文化體驗基地,組織大學生實地教學考察,增強大學生繼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的責任感。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西部支教、暑期社會實踐等實踐活動,組織走訪紅色革命根據(jù)地、深入貧困縣開展精準扶貧等活動,讓師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社情、體察民情,提升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辦好新生文化季、國防文化季、學生科技節(jié)、廉潔文化周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實施“校園原創(chuàng)文化經典推廣行動計劃”,提升大學生文化實踐能力。
臨汾市的紅色故事?
1938年4月臨汾縣抗日武裝模范自衛(wèi)隊首長景仙洲,通過偵查獲悉,駐守小賈村據(jù)點的日軍都奉命往西山掃蕩去了,據(jù)點里只有部分偽軍。
景仙洲抓住時機帶領隊友包圍偽軍據(jù)點成功俘獲偽軍22人,繳獲步搶20支,手搶2支,子彈,手榴彈,大米等物資。這部抗日故事再現(xiàn)了在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抗戰(zhàn),艱苦奮斗,小賈村軍民在堅苦的抗日戰(zhàn)爭和偉大的解放戰(zhàn)爭,堅定革命信仰同敵人拼死斗爭的情形。
說起紅色故事,就要從解放臨汾的那場戰(zhàn)役說起,1948年5月17日臨汾宣告解放,為了紀念這場戰(zhàn)役,現(xiàn)在的解放路就是那時被命名的?,F(xiàn)在和過去真是大變樣了咱們現(xiàn)在的平陽廣場主席臺就是當時的城墻,大概到旗桿這個位置都是城壕溝,地勢很低,解放路就是一條通往地里的一條土路,人民解放軍最后在司令員徐向前的指揮下,通過挖地道,炸城墻。最后沖入城內消滅了敵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老兵講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老兵講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