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孔子教育思想綿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孔子教育思想綿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綿延庚續(xù)什么意思?
綿延賡續(xù)的意思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繼續(xù)。常表示血脈不斷或者某種精神的不斷傳遞。 綿延 : 就是一個連著一個。 賡續(xù):就是繼續(xù)的意思。 以下是綿延賡續(xù)的舉例。 如形容中華民族的綿延賡續(xù)或者孔子家族的綿延賡續(xù)。
儒學發(fā)展了多少年了?
中國的儒學如果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余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fā)展,儒家學說從內(nèi)容、形式到社會功能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與發(fā)展。不了解儒家學說的歷史演變,是很難做到客觀地評價儒家學說的社會歷史意義和展望其未來發(fā)展的。
萬圣先師是孔子嗎?
萬圣先師指的是鬼谷子,可以說在當時的百家爭鳴的時代,鬼谷子一人就代表了諸多學派的至高成就,鬼谷詭秘,社會縱橫、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無所不窺,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證得弟子門人無數(shù),翻云覆雨,驚世駭俗,后皆大有作為。鬼谷堪稱萬圣先師,絕不為過!鬼谷子不僅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還胸懷悲天憫人的救世之心,為了終結戰(zhàn)國數(shù)百年亂局,不再戰(zhàn)火連綿,拯救天下蒼生,做出了巨大貢獻!鬼谷子更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正史之中,也唯有鬼谷子一人可以得到萬圣先師的稱號,他的貢獻在歷史上也是無人能比的。
這是漢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tǒng)治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提高儒家思想和孔子的地位,歷代統(tǒng)治者對孔子的加封和尊稱。
孔子歿,魯哀公親誄孔子。誄文說:“旻天不吊,不慭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左傳·哀公十六年》)古人認為“尼父”是給孔子的謚號。其實這只是對孔子的敬稱,并非謚號。父,同“甫”,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衎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古人認為“褒成”是國名,“宣尼”是謚號,“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稱孔子為“文圣尼父”?!拔氖ァ笔亲鹛?,“尼父”是敬稱。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靜帝宇文衍追封孔子為“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楊堅稱孔子為“先師尼父”;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為“先圣”?!跋葞煛?、“先圣”都是尊稱。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稱孔子為“宣父”,“宣”為謚號,“父”是美稱。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贈孔子為“太師”,“太師”為官位。
武周天綬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隆道”是封號,“公”是爵位。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文宣”為謚號,“王”是爵位。這兒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頒布詔令:“尊孔子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保〒?jù)《宋史·夏國傳》和吳廣成《西夏書事》記載)這一封號是歷朝歷代最高級別的。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大成至圣文宣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孔子教育思想綿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孔子教育思想綿延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