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防教育原則有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國防教育原則有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國防教育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國防教育的基本原則是:
一是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從教育形式看,經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是國防教育的兩種基本形式。
二是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從教育對象看,國防教育可以分為普及教育和重點教育兩種類型。
三是理論教育和行為教育相結合。就教育內容和方法看,國防教育包括理論教育和行為教育兩個方面。 國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普及國防知識,使全體公民提高國防觀念,增強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意志、技能和體魄。
國防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國防類型按性質主要分為四種:擴張型;自衛(wèi)型;聯(lián)盟型;中立型。我國國防屬于自衛(wèi)型國防?! ∽孕l(wèi)型國防:這類國家以防止外敵侵略為目的,在國防建設上主要依靠本國的力量,廣泛爭取國際上的同情和支持,維護本國安全,維護周邊地區(qū)和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 ∥覈鴩缹儆谧孕l(wèi)型國防原因:
一是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體所決定;
二是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本體現(xiàn);
三是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體現(xiàn); 四是毛澤東同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戰(zhàn)略思想的體現(xiàn); 五是新時期我國一心一意搞發(fā)展的體現(xiàn)。
軍事思想理論包括什么?
軍事思想是關于戰(zhàn)爭、軍隊和國防的基本問題的理性認識,是人們長期從事軍事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
軍事思想研究的對象和內容,通常包括戰(zhàn)爭觀,戰(zhàn)爭與軍事、國防問題的方法論,作戰(zhàn)指導思想和原則,軍隊建設及國防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等。
五項原則的內容是?
五項基本原則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早在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宣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就指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領土主權等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边@實際上已經提出了包含在后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兩大原則,即尊重領土主權和平等互利。
1955年4月17日,周恩來飛抵印度尼西亞參加18日至24日在萬隆舉行的亞非二十九國首腦會議。這是史無前例第一次有占全球人口半數(shù)以上亞非新獨立民族國家官方代表團聚首的盛會。
周恩來在會議上力排非議和眾議,主張“求同存異”,力主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進一步豐富其內容。會議一致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后通報》規(guī)定了萬隆會議的十項原則,主要是在原來五項原則之外又增加了五項:
即尊重基本人權、尊重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尊重每一個國家按照聯(lián)合國憲章單獨或集體地進行自衛(wèi)的權利;不使用集體防御的安排來為任何一個大國的利益服務;按照聯(lián)合國憲章,通過如談判、調停、仲裁等和平方法來解決一切國防爭端;尊重正義和國際義務。
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意義
1、它增進了世界各國對新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論和認同;
2、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
3、為國際間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規(guī)范;
4、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及謀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954年4月29日,中國與印度發(fā)表談判公報,并簽署了《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xié)定》。兩國一致同意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列入公報和協(xié)定中,以此作為指導兩國關系的準則。隨后,在中國、印度和緬甸倡導下,這五項原則逐漸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防教育原則有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防教育原則有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